#成為自由工作者的過程與挑戰
一直以來遇到不少諮詢者想了解斜槓的可能,簡單來說就是未來能夠成為一個自由工作者。於是我想分享關於成為自由工作者初期會經歷的狀態,給所有想斜槓,以未來能擁有彈性自由的工作與生活的人參考。
承『有一種工作叫生活』這本書所言,自由工作者的初期,其實是在經歷一種「最低限度的美好生活」,用少少小小的收入,去創造大大滿滿的幸福的過程。
我在成為自由工作者的第一年,很多時候一個月的收入可能不到一萬,在台北生活要付房租、水電、三餐與各種生活支出,完全是坐吃山空,看著存款慢慢見底的恐懼,會讓許多人放棄;可是我卻因此體會到什麼是「生命會自己找到出路」的過程。因為為了生存,又不願意放棄自由與彈性,我想了一堆能夠賺錢的方法,不管是開課、辦講座、接案、寫文章還拍影片樣樣來,因此累積豐富的實戰經驗,與不同的商業模式,過程中也逐漸摸索出適合自己的賺錢方法。
而在必需開源節流的過程,個人的開銷會降到最低,所需的金錢就不用這麼多,反而能從一定要全職工作與穩定收入的禁錮中掙脫,換取到更多時間與自由,以最低限度但足夠的工時與收入,過上好日子。然而最低限度不只表現在物質層面,在人際交際上,也減少了過多的關係負擔,日常裡只與最親近的親友頻繁相處,這種人際相處會讓人打從心底的舒服與踏實,因為在他們面前,不需要有任何的虛假。
我也曾協助他人以不辭職的方式,培養斜槓,跨出自由工作者的第一步。但我發現,只要還是維持原有的工作生活,就會被全職工作與穩定收入的思維給綁架,難以專注的創造其他(斜槓)價值,最大的問題在於「害怕影響正職收入」的心理。因為習慣不變,沒有經歷過「最低限度的美好生活」,依然維持全職生活的花銷,習慣了每個月五號就有幾萬的薪水可領,相比之下當初期要投入大量時間,卻賺不到什麼錢的斜槓,很容易就會失去信心而放棄。
所以現在,看著許多人拚命工作賺錢卻不快樂,想要離職走一條不同的路,卻沒那個勇氣與決心;我雖了解那種恐懼,卻也感到可惜。因為,我知道一但成功跨出,真的就回不去了。而回不去是不想回去,還有不需要回去,絕對不是想回回不了。
一但嚐到甜美的果實,只會有源源不絕的靈感與行動,敦促著自己前進。我目前就有許多計畫在進行中,像是將生涯設計工作坊課程線上化,所以要學習製作腳本、找素材、拍影片、剪輯、上字幕、設計作業與互動流程;為了將生涯設計的觀念帶進校園,讓學生提早做生涯探索,透過跨界真人圖書館訪談各行各業,未來可能發展線上版的真人圖書館;為了打造友善的職場生態,我花了一年時間計畫如何將生涯設計的思維帶進企業創造三贏。
過程中,會遇到許多志同道合,或志同但道不合的人;有些計畫會前進,有些計畫會停滯,也有些失敗胎死腹中。而這些就是一個自由工作者最有趣的地方,生活中充滿大大小小的驚喜與失敗,但全都只會讓你進步與往前。我感到充實又愉快,收入不斷增加,就像有一種工作叫生活的書中所言把生活過的「頹而不廢」。
這樣非主流的工作與生活觀,適合追求靈魂的自由與充滿創意彈性的人。若自認是這樣的人,可缺乏一點勇氣,你可以花錢去上課,或找一個教練或導師。你也可以找我諮詢做個人的計畫,或加入我正在執行的專案從旁學習,但我沒有義務教你,你必須拿出本事爭取。
總之,方法百百種,多問多行動,只有你心理的恐懼是最大的敵人。
#生涯健檢